明朝永乐二十年(1422年),明成祖朱棣正准备发动第三次北伐。当时户部尚书夏原吉极力劝阻,认为连年征战已使国库空虚。朱棣勃然大怒天戈资本,认为夏原吉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,当即将其打入大牢,改由礼部尚书吕震兼任户部事务。
这位夏原吉可是永乐朝著名的理财能手,堪称明朝的桑弘羊。他都说国库没钱,那情况确实相当严峻。吕震接手后愁眉不展,这分明是个烫手山芋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朱棣竟派了十名侍卫保护吕震,并警告说:若吕尚书自尽,你们都得陪葬!(《明史·卷一百五十一》)
吕震在明朝官场堪称异类。他历经五朝,官至三部尚书(礼部、兵部、户部),却以谄媚逢迎闻名。让我们翻开史料,看看这位官场不倒翁的传奇人生。
展开剩余76%吕震生于元末乱世,山西临潼人。幼时家境贫寒,却勤奋好学。洪武十九年(1386年)考中举人后进入太学,因记忆力超群获得朱元璋赏识。一次奉命核查浙江田亩时,他能将繁杂数据倒背如流,令朱元璋惊叹不已。
建文元年(1399年),燕王朱棣起兵靖难。当时在北平任职的吕震见风使舵,率先投靠朱棣,从此平步青云。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过目不忘,曾当众默写朱棣偶然看到的碑文,一字不差,让朱棣对他刮目相看。
永乐年间,吕震官运亨通,先后执掌刑部、礼部。但这位尚书大人最擅长的却是溜须拍马。有次外国进献麒麟,他立即上表庆贺,却被朱棣训斥:天下太平才是根本,要这些祥瑞何用?
永乐二十年那场风波中,吕震的作为更显卑劣。他不仅对下狱的夏原吉落井下石,还诬陷已自杀的兵部尚书方宾。结果朱棣一怒之下,命人戮尸泄愤。若非杨荣力保,夏原吉恐怕也难逃一死。
身兼三部尚书后,吕震的贪婪本性暴露无遗。三次回乡都大摆排场,还私自挪用赈灾钱粮。更可恶的是,他常嫁祸他人:延误奏折就推给礼部官员李能,导致李能被处死;与主事尹昌隆有嫌隙,就诬陷其参与谋反。
明仁宗即位后,吕震继续他的谄媚作风。祭祀时让家眷私乘官车游玩,发现祥瑞就急忙上奏,甚至建议新君脱丧服早登基,结果反遭训斥。他还不忘打击政敌,差点让直言进谏的戈谦获罪。
宣德元年(1426年),这位三朝元老终于自食恶果。在祭祀太庙期间,他偷偷跑去喝酒,结果大醉身亡,结束了他40年的官场生涯。
吕震的故事令人唏嘘。他凭借过人记忆力和投机本事平步青云,却终因德行有亏遗臭万年。正如《论语》所言:君子怀德,小人怀惠。历史告诉我们,为官者当以德为先,方能青史留芳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站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